遵义:秀美老区日日新

遵义:秀美老区日日新

这是遵义会议旧址。本报特派记者 宋 茜摄

    中国江西网讯(本报特派记者 宋 茜)2018年7月23日 贵州遵义 晴 星期一

    遵义会议的历史,人们早已从书本中熟知,但跟随“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实地踏访,我仍然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感。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错误,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大门上,高挂着刻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字的“遵义会议会址”牌匾。鲜为人知的是,这是毛泽东给长征沿线革命旧址的唯一题字。“由此可见,遵义会议在毛主席心中的特殊位置。”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说。

    继续驱车赤水河,四渡赤水纪念馆大型长征浮雕上的一句鎏金题字又让我们过目难忘:“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可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听后,说出了这句话。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进入中央决策核心指挥的第一个战役。红军以3万多兵力灵活对抗40万敌军,成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曾经岁月峥嵘,如今壮阔秀美。时值盛夏,遵义会议旧址和四渡赤水纪念馆前游人如织,不少党员面向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为中国革命带来转折的遵义会议,同样为遵义的改革发展注入了奔涌的红色激情。

    我们见到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村民余坤强时,他正戴着斗笠、背着竹篓采摘夏茶。在家门口就能赚“三份钱”,这是余坤强最开心的事。10年前,他将自家的14亩田租给村茶叶合作社和龙头公司,同时参与生产,加上做茶叶经销商,三份收入一年达8万元。核桃坝村历来有种植茶叶的传统,在老支书何殿伦的带领下,巧妙利用自然资源,挖掘生产潜力,从茶叶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市场培育,一届接着一届干。现在,核桃坝村集赏茶、采茶、制茶、品茗为一体,茶叶飘香,游客纷至沓来,像余坤强这样的农民已完全不需要外出打工,就能依靠产业奔上小康路。

    核桃坝村茶叶风生水起,最边远的余庆县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成县内和出境的骨干公路网,实现村到镇不超过30分钟、镇到县不超过90分钟的公路交通目标。就在半年前,该县大乌江镇凉风社区梓木溪组核桃种植大户屈世海种的核桃还必须用小三轮农用车往外运,100元拉1吨。2017年12月,梓木溪组通车,从此用大车往外拉核桃,一次拉10多吨只要200元运费。“我种了450亩核桃树,年产量150万公斤。现在路通了,对以后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了!”屈世海说。

    因四渡赤水而闻名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中唯一自然流淌的河流,更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酿酒完全从赤水河中取水,没有用任何水处理剂。”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告诉记者,赤水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才能孕育出茅台酒。离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茅台酒就没有立足之地。为此,茅台集团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不遗余力,不仅在企业内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还从2014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改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精神。核桃坝村发展茶产业的探索、余庆县村民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感恩、茅台酒厂对赤水河的珍惜,表明当年革命先烈没有白白牺牲,他们的热血洒在黔北大地上,绽放成了如今遵义百姓的幸福之花。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