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为景德镇转型发展把脉支招

作者:记者 程丽媛 瓷都晚报记者 洪晶晶 整理 来源:景德镇在线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8日 点击数:

专家、学者齐聚为景德镇转型发展把脉支招

论坛现场。(记者 刘定远 摄)

  专家、学者齐聚为景德镇转型发展把脉支招

论坛现场

专家、学者齐聚为景德镇转型发展把脉支招

论坛现场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程丽媛 瓷都晚报记者 洪晶晶 整理 余静 芦梓君/图)如何将景德镇打造成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1月18日上午,围绕新华社对景德镇的集中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齐聚陶溪川,通过分享经验和想法,探讨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文化保护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如何做到共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中心副主任、清控遗产DIBO联盟秘书长 刘岩:

用大遗产观来引领城市复兴之路

  看到新华社发表的几篇文章后,我有个最大的感想,就是用大遗产观来引领城市复兴之路。从新华社的文章里,我看到了“四个新”。我认为这“四个新”源于“四个不变”。产业创新:不改变的恰恰是艺术基因;认识常新:恰恰是文化不变的力量;风貌更新:每一处其实都是对历史的传承;气象维新:从细微处改变城市,从细节处带动城市复兴的人文意识。

  新华社的文章对景德镇是坚持的信念,对全国的历史城市是复兴的推动。文化的力量本该如此,从国际化的小城市,到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文化的一线城市,轮到景德镇上场了。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 刘子力:

现在的景德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景德镇

  新华社,为什么在过去几年特别比过去几十年更关注我们,我觉得是“实干”两个字吸引他们来采访。过去两年,我们的城市从一个脏乱差的代表变成一个亲切、精致、浪漫的城市。我觉得是干出来的。过去两年我们做了几件令这个城市转型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

  过去的景德镇,是书上的景德镇,是历史中的景德镇,现在的景德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景德镇,对很多人来说,我们改变了外人对景德镇的看法,我们对景德镇有了未来感。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过去几年所干的工作,也是新华社采访的内容之一。

  北京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专务副总裁、职业艺术家 宿利群:

景德镇是不可复制的

  景德镇是不可复制的。它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它还有这么多的历史渊源和他的人和事物、地理位置还有它的山河,所有的这一切绝对是不可复制的。但景德镇完全可以做到更多的城市化建设。我觉得中国应该有一百个像景德镇这样的城市化建设的改造的机会。我们要吸取景德镇的经验,但绝对不能复制,要挖掘自己城市当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挖掘那些人文的那些最底层的那一部分人最光亮的东西,你才能把一个城市建设得更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创新中心)城市文化品牌总监 李昊:

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景德镇这座城市带有的陶瓷文化基因,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表述语言,才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融洽共生。在北京798的这些艺术家,他们进行这样的一种现代艺术创作,实际上和798原有的厂房的工业生产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像陶溪川的艺术家进行这样的一些创作活动,实际上与陶瓷文化生产是一脉相承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认为它带有一个开放性,景德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直是中欧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它在历史上匠从八方来,这种开放性也促进了这座城市陶瓷文化的一种传承。那么第三点就是它的一个草根的特性,自下而上的一种发声,包括我们之所以强调很多是这样的一些产品,强调陶溪川、陶阳里,“陶”这个字本身就是有一种草根和泥土的这样的特点,那么和这种自上而下的比较官方的组合,实际上是相对应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

认识自己 拥抱大家 认识历史 拥抱未来

  景德镇是历史文化名城,坚持发展陶瓷行业一千多年,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瓷器是中国的发明,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从采矿到瓷器制成,一共历经七十二道工序,它融入了文化、艺术、工艺,这里面包含了大量人才的紧密合作。人才是关键,但是这些人的故事留下的太少。现在我们对景德镇了解最多的就是产品,很多工艺却消失了,所以真的很感谢新华社能以系列报道的形式,为景德镇做这样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反映。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品种多、门类全,我们要把艺术作为重头戏,有组织地走出去、请进来,建好桥梁,搭好平台,通过陶瓷与世界对话。(来源:景德镇日报)


关注“景德镇在线”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景德镇在线”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景德镇在线”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景德镇在线”,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jdzol”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