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绘就景德镇市转型发展新画卷

“城市双修”绘就景德镇市转型发展新画卷

一笔添色彩 一笔描内涵
“城市双修”绘就景德镇转型发展新画卷
 
 
 “城市双修”绘就景德镇市转型发展新画卷

昌南湖湿地公园航拍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张怡)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有着两千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但在发展过程中,景德镇和全国很多老工业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困局。“脏、乱、差”一度成为景德镇的代名词,严重影响了这座城市的美誉度。

  2015年10月起,景德镇以问题为导向,顺应人民期盼,全城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行动,打了一套环境综合整治的“组合拳”,开展了一场“脏、乱、差”的歼灭战。在努力实现城市美、乡村美的基础上,抢抓入选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的关键机遇,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在城市硬环境得到更新的同时,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特色风貌进一步优化,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

  如今,景德镇通过“城市双修”,在继续“塑形”的基础上,努力“铸魂”——铸好景德镇的文化之魂、文明之魂、产业之魂、民生之魂,推动景德镇从建设到管理、从形象到功能、从“面子”到“里子”,都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使景德镇对外既有知名度又有美誉度,对内既有自豪感又有归属感,成为展示陶瓷文化的名片、讲述江西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生态修复让“绿色资产”变成百姓的“生态红利”

  深秋时节,瓷都景德镇气爽怡人。修葺一新的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内,秋叶渐红、残荷映日,斑斓的色彩将这座占地面积达1050亩的森林公园点缀得美不胜收。徜徉其间,头顶是参天大树、脚下是兰花三七,枝头渐黄的枫叶,缓缓飘落在宽阔整齐的草坪上……在这里,俯拾皆是的美景让每一个游人流连忘返。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象不到,在一年多以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一所传染病医院的住院部、一家停产已久的牛奶厂、一座废弃多年的游乐场及170余户棚户居民分头“盘踞”在森林公园的各个角落。从高空俯视,这里虽然依旧绿树参天,但步入其中,残垣断壁密布、生活垃圾成堆、水体恶臭不堪,内部真实环境和森林公园的名头有着天壤之别……

  按照“生态修复”的工作思路,我市首先将“蚕食”公园的单位和棚户居民迁出,再通过整体打造,充分利用公园内既有的丘陵地势和古树分布,按照“路随树走”的理念设计游步道路,增加叠水、溪流、青石板桥、园林和木屋等景观,恢复被侵占破坏的山体植被,修复了城市生态,一座位于城市中央、开放共享的天然氧吧华丽回归。

  秋风起,候鸟归。近段时间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昌南湖湿地公园,成了候鸟迁徙途中的一处“驿站”,南归的候鸟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这里小憩。每天清晨,当日出东方,淡淡的水汽氤氲在水面上,一只只美丽的小鸟成群结队出来觅食,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然而你同样想象不到,今天的昌南湖湿地公园在两年前还是一片十年九涝的棚户区,每逢暴雨,附近西河水位暴涨,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就会在这片区域无情上演。加之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群众生活环境恶劣,治安防控压力巨大…… 经过一年多综合整治,十年九涝的棚户区被整体搬迁。通过建设翻板闸抬高水面,面积达千亩的珍贵湖面跃然而出。再通过陆地绿化、水生物种植、景观道路建设、山体修复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手段,一套弹性生态海绵系统正在这片区域逐步形成。

  行走在景德镇,像这样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的生态修复项目将景德镇的“绿色资产”真正变成了百姓的“生态红利”。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齐全的配套设施、全天免费开放的城市生态公园建成一个火一个,获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西省也在今年的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再次将“绿色崛起”列入省委工作方针。2018年,景德镇市植物覆盖率由“双修”前的0.33上升到0.35;破损山体修复率由“双修”前的10%上升到60%;破损山体绿地覆盖率由“双修”前的0上升到70%;山体修复面积由0平方米上升到53万平方米。控制断面的水质和饮用水水源,均由“双修”前的3至5类水提高到2至3类水。我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5.4%,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7%,修复山体11处,整治疏浚河道水系1790公里,改造建设了国家森林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新增城市绿地100多万平方米,打造了30个便民休闲的小游园和绿岛。去年我市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362天,其中优良天数331天,优良率高达91.4%,列全省第一;全年PM10平均浓度67μg/m3,PM2.5平均浓度41μg/m3,我市成为了全省唯一一个完成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和PM2.5两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的设区市。

  城市修补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舒心、美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的确,城市修补是在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时期,所提出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和城市建设更新的方法。作为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了景德镇在城市修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素。

  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的陶溪川文创街区,占地197亩,前身是曾经被誉为“景德镇皇家瓷厂”的宇宙瓷厂。该厂诞生于1954年,是典型的城市老工业区。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宇宙瓷厂逐步进入企业改制、破产的困境。2013年,陶溪川一期项目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遵循“厂房改造、文化塑造、功能再造、环境营造”的理念,对厂内22栋风格各异的老厂房、工业建筑,以及煤烧圆窑、隧道窑等工业设施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建设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国际工作室、陶瓷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精品酒店和创意餐厅等。2017年11月,陶溪川博物馆成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遗产创新奖。

  像陶溪川一样,这种能够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城市修补案例,就是景德镇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和通往未来的压舱石。近年来,特别是入选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景德镇努力做好遗址遗迹的原生态保护,突出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老城整体风貌保护,原汁原味地保护老城的风貌风格、文化肌理,充分展现千年古镇的魅力,使老城始终是“活着的历史”。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创新,修复好历史文化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呈现老城的内涵和活力,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在全面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等配套项目建设,本着“整洁、整齐、整治”的原则,按照“路平、水通、灯亮、线齐、墙美”的要求,全面清理破烂、破损、破旧的市政设施,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菜市场、改造旱厕、打通断头路、消灭泥巴路、增加停车位,使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昔日蟠龙岗,名字叫得震天响。天晴吃灰土,落雨泡泥汤,乱搭建,乱摆摊,出门心里堵得慌;如今蟠龙岗,名字叫得震天响。路平心也宽,花开眼前亮。小广场,文化墙,城市双修都在忙。”这是“城市双修”工作开展后流传在景德镇市昌江区西郊街道蟠龙岗社区的一首“打油诗”,由居民自发创作而成,并在广大居民中广为传播,成为蟠龙岗社区及周边背街小巷整治后的真实写照,生动反映了整治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居民发自内心的褒奖和点赞。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人作为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需求无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镇建设水平关联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解决好人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仅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而且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近两年来,景德镇重点打造了30个“步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完成了背街小巷改造239条,有序有效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厕所等城市配套项目248个,新建停车场8座,建成后将新增1681个城区停车泊位。着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平均路网密度由“双修”前的4.13公里每平方公里上升到4.4公里每平方公里。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34条57公里,投资30亿元、总里程30多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基本完成。

  转型发展让景德镇回归国际瓷都应有的形象气质

  实施“城市双修”,让城市环境更美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城市自然生态和功能的改善,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文化生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转型发展道路。

  正是出于这一理念,景德镇紧紧抓住入选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活化陶瓷工业遗存、发挥瓷都品牌和人才优势、构筑双向开放高地,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城市、民生和生态等各领域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景德镇在“城市双修”工作中,以御窑厂为核心,以“三陶一区”为重点,对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和老窑址等实施立体控制和保护,开工建设了一批老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同时以点带面,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类文化遗存保护和修复工作,原汁原味地保护老城的风貌风格、文化肌理,再现了景德镇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存。

  如今的景德镇,在“城市双修”的带动下,转型发展亮点频现:陶溪川文创街区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江西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戛纳举行的未来建筑奖颁奖典礼上获“最佳文化建筑”奖;每年有3万多名“景漂”艺术家和青年“创客”来景德镇寻梦创业,其中包括5000多名“洋景漂”。同时,还有1538名从景德镇走出去后被家乡环境氛围吸引,回到景德镇创业的“景归”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景归”现象……昔日的“草鞋码头”逐渐回归到一个国际瓷都应有的城市形象和内在气质。

  通过前一阶段的“城市双修”打下的发展基础,景德镇将以创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主抓手,使城市文化遗产、城市生活、城市空间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城市转型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景德镇将围绕保护传承陶瓷文化,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5A景区,把御窑遗址博物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地标。全面推进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等元明清瓷业遗存保护和修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推动景德镇手工制瓷技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将围绕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把自身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为空间载体,积极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做强陶溪川文创街区等开放平台,通过强化人才工作,激发文化张力,在景德镇转型过程中彰显丰厚的以陶瓷文化为灵魂的城市文化,使城市文化遗产、城市生活、城市空间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凝聚人心,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将围绕扩大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陶瓷类、艺术类、智库类机构合作,扩大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机构交流。日前,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项目落户景德镇,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景德镇的历史、文化、品牌、生态价值,打造“国际范”的品质城市。与国外中小学校、艺术院校建立联系,广泛开展国际陶瓷学术研究、国际游学研学等活动。广泛参与国家外事外交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盛会和国家平台让文化“走出去”,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等活动,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