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召开
景德镇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召开
景德镇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
景德镇在线讯(黄晨峰 记者 张敏)12月29日上午,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在市环境保护局3楼会议室举行。会议介绍并通报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及2018年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市环境保护局、大气科、监测站、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就大气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从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执行以来,景德镇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逐年上升,PM2.5、PM10年平均浓度逐年下降,SO2、NO2、CO三项指标常年稳居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臭氧(O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18年可率先在全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据统计,截止到12月28日,2018年景德镇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污染天数13天,其中轻度污染12天,中度污染1天(春节当天),未出现重度污染以上天气,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为96.4%,较去年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 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1ug/m3,较去年同比下降2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56ug/m3,较去年同比下降15.2%。环境空气六项指标综合指数和优良天数比率列全省第一,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列全省第二。
据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局专门成立了大气督查组,针对景德镇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发现大气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在“大气污染治理调度”等微信工作群曝光,相关主管部门可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此外,通过不断发布督查通报和督办函,持续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下一阶段,环保局将按照《景德镇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控煤、减排、管车、降尘、禁烧、治油烟”为工作重点,继续加强超常规的手段、理念、作风,强化属地管理,狠抓巩固治理、巩固执法、巩固管理,完善大气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治理手段,提高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规范化、长效化、精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瓷都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答记者问
记者: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既然这么好,环保部门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环保局:(一)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制定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措施方案,同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我市先后出台了《景德镇市环保问题整改工作问责办法》和《景德镇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多管齐下,举全市之力推动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完善机制,齐抓共管1.建立环保例会制度。分管副市长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例会,对前一阶段环保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突出难点和新的环境问题,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建立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施工、建设、监理单位扬尘治理的主体责任,建设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在建工程“红黑榜”,对施工工地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联合执法制度。建设、城管、公安、环保等部门实行联动,尤其是“公安+城管+N”常态化联合设卡执法,每天开展夜查工作直至凌晨,极大的改善了渣土运输违规问题。
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了“大气污染治理调度”、“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多个微信群调度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各分管市领导以及全市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分别加入各群,随时调度和部署工作。
(三)精准施策,源头治理
结合实际出台工作方案。
强化建筑工地专项治理。对全市71个重点建设工地进行动态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红黑榜147期,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管控系统平台,全面落实工地“六个100%”规范管理要求,处罚9个违规建设单位和施工工地,罚款48万元。各大工地进出口统一安装电子摄像头,并与城管数字指挥中心联网,实现实时监控。
优化道路扬尘治理措施。规范渣土运输公司7家,140辆运输车辆进行密闭化改装,安装自动覆盖装置和GPS定位系统。交警、城管、交通、路政等部门联合执法,设立临时执勤点10处,开展进行常态化夜查整治,拦截大货车2945辆,劝返2072辆,查处“黑车”、“野蛮”运输行为195起,罚款92.33万元。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和城市“双创双修”工作,率先实施环卫一体化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环卫企业,添置专业设备286辆,今年新增机扫和高压清洗车48辆,每日对市区进行巡回保洁,开展常态化洗城行动。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发布《关于加强城区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污染监督管理的通告》,坚持“引导与整治相结合、防控与打击相结合”,公安、城管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全面排查1300多家,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738家,下发限期整改书70多份,罚款12.3万元。
细化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印发了《关于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行网格化管理(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属地管理责任和网格化管理措施,建立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层层落实责任。
分类施策,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对全市砖瓦窑125家、水泥粉磨站4家、混凝土搅拌站20家、燃煤锅炉65家等进行全面排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4家,关停非法砖瓦窑80余家,关停非法搅拌站企业6家,淘汰燃煤锅炉31家,罚款58万元。
记者:景德镇建城区禁燃工作目前进展状况如何?
环保局:我市出台了《景德镇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景府字【2018】53号)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禁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划定了禁燃禁放区域和场所,下发了禁燃倡议书,明确了责任主体和22家成员单位的职责。目前市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和工作推进会,全市上下掀起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公安+城管+安监+N”严格执法检查,对全市159家零售网点的烟花爆竹进行回收,对非法经营网点治安拘留4人,约谈了三家殡葬服务公司,并依靠“天网”技术支持,调取监控探头,对“白事”沿街放爆竹送葬行为进行了查处,训诫、警告5人,行政处罚2人。
记者:2018年你们就大气污染防治做了哪些宣传工作?
环保局:为积极应对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居民群众身心健康,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宣传:一是和景德镇电视台、景德镇日报、晚报、交通音乐广播等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引导舆论,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使全社会理解、支持、宣传、参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形成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二是制作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材料向居民群众发放,唤起社会公众 “同呼吸,共担当,齐行动”的大气污染防治意识;三是于6月5日当天在人民广场开展世界环境日专题活动,我们同时邀请了20多家政府相关单位共同参加,市环保局宣传站设有政策咨询、业务咨询、信访投诉和宣传资料分发处,接受群众政策咨询、受理环境问题投诉、发放宣传材料。四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服务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发布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信息,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知晓率。
记者:能否请你们介绍一下国家是如何监测和获取PM10和PM2.5数据的,以及我市空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情况?
环保局:国家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共布设了143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所有点位均建设了空气自动监测站。我市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是在2011年开始建设的,到2014年底先后设置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兽医站、部陶研所、台达陶瓷和王岗中学5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其中王岗中学站点为清洁对照点。2015年1月1日以前,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 2015年1月1日后,监测项目增加到六项,分别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自2016年10月起,我市的5个国控自动监测站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负责管理,委托第三方进行运维,地方负责基础条件保障。空气自动监测站每日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浓度,监测数据在每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产生后,第一时间分别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站和市级站平台,并对外公布。我市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由8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组成,除了上述5个国控网络自动监测站外,还有3个县区空气自动监测站。浮梁县区建设了1个空气自动站,乐平市建设了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7年3月完成了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联网工作,自2017年4月开始各县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站、市级站和县级站平台。2018年12月17日,我市的3个县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已完成上收工作,交由江西省环保厅直接管理,委托第三方进行运维,县区负责基础条件保障。
记者:请问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在强化监管中的作用是什么?作为车主应该到哪里去检验车辆?
环保局:我市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2018年5月建成,并与省级监管平台、我市所有机动车检验机构联网。7月底正式使用。主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依法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杜绝“假检验”和“不检验”行为,倒逼排放不合格车辆加强尾气治理。景德镇市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未使用前,我们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监管手段较宽松,工作量较大。排放标准和检测方法由各检验机构自行掌握较难限定,管理机制不完善,已不适应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通过排污监管平台的实施可实现:
通过所有检验机构各检测线上安装的摄像头,对检测的关键环节拍照留证,对检测全过程录像;通过软件系统对检验机构、人员、设备等进行动态管理,加强监督,有效防止检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机动车排气检测的规范与真实。
可以要求所有机动车检验机构,一律优先采用较科学的简易瞬态工况法和加载减速烟度法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对过户二手车和年检车辆根据环保车型目录(免检)或排放检测结果,经过系统审核后,自动编码并生成检测报告单,实时传送到对应的检验机构打印,集中管理。
实现机动车检验机构与市级监控平台、市级与省级监控平台数据联网、传输。
.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大量的检测数据集中管理,建立完善景德镇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信息数据库,按照各种检测方法和统计方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统计机动车排放总量,查找和治理高排放车,为我市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评估与综合治理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全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机构及检测人员信息数据库,并附以相应的在线数据分析,可以及时掌握车辆情况,完成各级各类报表生成和管理,并可实现数据各部门共享,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一致性,从而,进一步推动监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及管理成本。满足各部门对机动车排气监管业务管理的需要。
景德镇市环境保护局推进服务型机关创建工作,加大“放管服”惠民力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所有社会团体及个人出资建成的机动车检验机构无门槛准入,具有省质监局机动车尾气检测能力证书的检验机构可无条件接入我市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目前有十家检验机构上线运营(景德镇市通璟机动车驾驶员服务有限公司、乐平市安达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景德镇市景安机动车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景德镇景赣机动车检测公司、宏达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乐平市安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浮梁县风顺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景德镇金三角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乐平市涌安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乐平长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广大车主可通过景德镇市环保局官网或在电子地图搜索,就近或自由选择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年检,车辆排队上检测线检测,排污监管平台自动审核,检验机构马上可以打印结果报告单。经排气检测合格的机动车,顺利完成车辆年检的环检部分。排气检测不合格,需要离站维修保养,再上线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