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乡中洲村地处浮梁县东北部,与安徽祁门交界,距县城70公里,位置偏僻,山多地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水稻、茶叶和出外打工等,是省级贫困村。
2019年6月,我被市国控集团选派到中洲村担任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清楚,自己在村里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国控集团的形象。下乡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几个要求:一是以扶贫为初心,以脱贫为使命,履职尽责;二是遵纪守规,吃住在村,认真帮村里做些实事;三是争取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不辜负村民的期盼。
驻村伊始,我什么都不懂,从第一书记的职责入手,甘当小学生,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向前辈学、向村干部学、向村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摸清了中洲村全部贫困户基本情况,日志、周记、月小结写了厚厚一大本。
人心换人心,玛瑙兑黄金。我以交朋友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村干部和村民渐渐把我当成村里人、自家人。村里建档立卡特困供养户郑文昌今年85岁,体弱多病,第一次上户要和他照相时,他露出厌恶的表情。我并不介意,经常上门看他。今年4月的一天清晨,我在路上遇见他,他说要走到江村乡去理发。看他一步一挪的样子,我赶忙让他在家等着,自己回头开车到江村乡把理发师傅接到他家里,为他上门理发。事后,郑文昌见到我很高兴。
村子要发展,产业带动是关键一环,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很难完成,为此,国控集团在帮助村里装了节能路灯后,我一直在为新的基础建设短板项目落地而努力,去年底,国控集团领导为村里争取了资金6万元。目前中洲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种植了有机茶叶140亩、油茶60亩、果园100亩、有机稻20亩,新建1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措施,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 260人/天,贫困户增加收入2.6万元,贫困户参加光伏发电收入分红6.3万元,户均1800元,产业分红1.2万元,产业基地在两年前新栽种的茶树可以开摘了,虽然树还小、开采数量不多,但实实在在地为产业扶贫带来了增收效益,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曙光。
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才有力量。村民的所想所盼,就是我们驻村干部的工作重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需要我们捧出真心,和村民心贴心。扶贫工作繁冗复杂,事无大小,都需要真心去解决,只有撸起袖子,迈开步子,汇聚各方扶贫力量,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市国控集团派驻浮梁县江村乡中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 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