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大力推进“54321”工程 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大力推进“54321”工程 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我市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系列报道之六

景德镇大力推进“54321”工程 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吴怡玲)2018年,市科技局积极策应我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倍增计划,在我市《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关于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平台载体、人才团队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54321”工程提升行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蓬勃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金融实现重大突破,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培育发展新动能 科技型中小企业添动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代表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可以说,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创新型国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为新时代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8年以来,我市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调度会、深入企业调研、咨询有关专家等方式,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加强业务指导,鼓励有潜力、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落实高企所得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奠定基础。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2018年组织了54家企业申报,其中23家已正式获批,22家正在公示,全年有望净增80%。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自2017年评价系统运行以来,共有103家企业登录系统完成注册,2018年已获得入库编号的企业92家,超额完成省科技厅下达的80家年度目标,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搭建科技创新载体 助推转型升级

  各类科技载体是“筑巢引凤”、“孵化育成”,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我市积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引领,围绕我市支柱与重点产业,通过加强沟通对接,积极指导相关单位申报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提升其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完善我市科技创新载体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年来,市科技部门强化科技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已组织申报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7个;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正在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预备队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个。

  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和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形成系统合力,依靠整体协同。除了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科技创新组织部署上尤须加强协调,包括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企业、民众相协调,大中小企业相协调等,形成重大科技项目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

  2018年,市科技局重点聚焦航空、陶瓷及其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及其延伸配套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集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实现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新增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1个,推出市级科技重大项目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大专项通过了评审并进入立项公示,我市承担的研究课题“陶瓷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获得科技部财政科技经费600多万元的无偿资助。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市陶瓷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找到了多种变废为“宝”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市因大量陶瓷固体废弃物处置难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可为全国陶瓷产区有效处置陶瓷固体废弃物提供示范样板。

  人才支撑 让科技创新本固枝繁

  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源,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良禽择木而栖”。失去了人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将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极易导致科技创新项目终止,产业化成果失败。而且,人才本身也在缺乏各类支持的大环境下,失去了自主创业的动力和决心,导致创新思想未能及时转换为科技项目。为此,市科技局着力加强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新增省“双千计划(引进类)”个人6位、团队1个;挖掘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11人,5人已通过国家预审,进入最后的答辩阶段。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和组建了市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0个。同时,以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为抓手,充分释放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17年,我市2项科技成果获得江西省年度科学技术奖励。(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