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路变化 颂改革春风

看公路变化 颂改革春风

看公路变化 颂改革春风

浮梁公路分局管养路段

看公路变化 颂改革春风

浮梁公路分局养护车

看公路变化 颂改革春风

经公桥综合养护中心(经公桥道班)

  景德镇在线讯(鲍建琴)景德镇市,有这么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地方——浮梁,它东邻安徽省休宁县、江西省婺源县,西毗江西省鄱阳县,南接乐平市、珠山区和昌江区,北连安徽省祁门县和东至县。路似彩虹,像是一条条炫丽的纽带将各个地市紧密相连。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改革开放以前浮梁道路的真实写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进了养路职工的心里。浮梁公路人紧跟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发扬以路为业、以队为家、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历经艰辛和曲折,用智慧和汗水,使砂石路面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告别了过去“晴天灰,雨天泥”的通行状况。

  现如今,全县高速、国道、省道、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群众出行安全、顺畅。当你来到浮梁,行走在平坦宽阔的公路上,汽车犹如在一条条绸带上来回舞动,公路两侧绿树成荫、溪流歌唱,仿佛人在仙境中走,车在雅画中游,不禁让人感叹现代化交通带给我们无比的畅快和美好!

  从公路出行看变化

  70年代,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虽然主干道铺上了砂石,但还是坑坑洼洼的泥泞难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和融雪时,大人小孩外出都得穿上雨鞋,裤腿挽得老高,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泥巴。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要发展必须先修路的新理念。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了,修路的标准更高了,公路上有了人行道、绿化带,路面宽达十几米。

  住在市区的公路职工黄建民说:“70年代的时候,从市区到白茅村70多公里需要3个多小时,原来全是砂石路。如今回家看父母方便多了,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家,而且行车平稳舒适,没有灰尘。公路出行的变化仅仅是浮梁公路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牵引社会提速,出行变化印证时代变迁。日益完善的公路交通网,改变了浮梁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的历史,公路建设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辉煌。

  退休职工徐林昌细数着,从靠小马拉车出门到如今旅游大巴开进道班的沧桑变化。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说:“1978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如果拿人体来作比喻,路就如同遍布人体每一个角落的血管。血流畅通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保障,而交通发达则是一个社会富裕的重要条件,民间早有“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的说法。

  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化。

  早在唐代,浮梁就是江南名噪海内外的茶贸都市,白居易一曲《琵琶行》,道出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感叹。唐人王敷所作的《茶酒论》中也写道: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由此可见浮梁茶的销售盛况。六七十年代,交通落后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公路运输几乎全靠人挑畜驮。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改革开放后,条条公路,似彩带飞舞在崇山峻岭,座座桥梁,如彩虹横跨于河川沟壑。公路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乘车难、运货难的历史。茶叶、各种农特产品一车车往外销,为群众打开了一道致富门、为百姓带来了实惠,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旅游产业的助推作用明显。

  从养护道班看变化

  储田养路队坐落于G206国道K1361+500处,是七十年代建造的养路队,低矮、简陋的泥砖房,那时喝的是井水,不通电。工人们过着“两头点灯”的生活,早上出工天还没亮,点着煤油灯吃饭,晚上收工回来已是漆黑一片,仍是点着煤油灯。一天下来工作10多个小时,可想而知劳动强度之大,到了晚上就是蒙头睡觉。这里住房简陋、作业条件太艰苦、生活单调枯燥、地理位置又偏僻、交通不便、没有文化娱乐生活。养路工通常是星期天备足一个星期的菜:前二天吃新鲜的菜,到了后面几天就得吃咸菜。

  改革开放以来,浮梁公路分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逐年加大道班建设力度,将原来的旧道班逐步进行拆除重建,使每个道班基本达到了公寓式、庭院化、花园化的要求。

  2013年,经公桥道班建成,一座小洋楼拔地而起,与山间的花红果绿交相辉映。道班座落在浮梁县经公桥镇景黄公路西侧,采用框架结构,项目用地面积5637.01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0.63平方米。包含:道班办公用房、设备库、公路养护服务仓库、职工休息用房。该综合养护中心的建成,进一步加强了分局公路养护、应急处置、路政执法等各项工作。

  走进经公桥道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整齐、漂亮的现代化办公楼、院内绿化带鲜花簇拥、蝶飞蜂舞、树木成荫。道班装修一新,配备了电话、电视、冰箱、电脑等设施,职工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没有了后顾之忧。优美的环境,常常引来当地百姓来道班拍照留影。公路人告别了破旧低矮的养路队住上了窗明几净的小洋楼式道班,生活环境改善了,享受着山里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有了丰富的业余生活。职工在这里安心舒坦地生活工作,和睦相处,欢声笑语连成一片,也能安居乐业为公路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养护施工看变化

  八十年代时的公路等级低,除干线公路是沥青路面外,其它均为砂石路面。那时的养路工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劳动工具只有十字镐、铁锨、扫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油路道班配一台小四轮拖拉机,砂石路道班什么机械也没有,运料只能用板车。到后来“起宏图”牌小四轮养路车也算是高档次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财力不断增强,公路养护建设的投入也逐步加大。浮梁公路分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尘土飞扬沙石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路面也由过去的砂石路、渣油表处路面全部修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呈现出平整、舒适、无坑槽,路基稳定,边坡顺直、整齐、美观,桥涵稳固、完好,标志、标线齐全、醒目的面貌,达到了“畅、洁、绿、美、安”的要求,通过改建极大的提高了公路路况和通行能力,公路养护工作年末好路率均达到了96%,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群众的便利出行创造了条件。

  如今工人们上下班有车接送,坐上了福田牌养护车,公路养护迈向了机械化,多功能养护车、割草机、清扫车等养护机械的配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机械的配备,筑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施工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用石灰土作基层补强材料,现改用水泥稳定料结构;面层的渣油表处改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面层;底层、面层施工由人工拌合摊铺改为拌合站拌合,摊铺机摊铺,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做到了既环保,又安全。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很好的应用,职工养护、施工机械的配备,社会福利的增加,养路工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大批的大学生充实到养护、工程、路政一线,公路建、管、养也迈上了新台阶。

  从精神面貌看变化

  老干部黄金兴感慨的说道:“现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老道班低矮潮湿,配套设施更是一片空白,地理位置又偏僻,所以走了的人都不愿意再来,来了的人就想着怎么逃离苦海。因为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艰苦,待遇差、社会地位低,过去的养路工娶媳妇是个老大难问题,大部分找的都是农村姑娘。远看象要饭的,近看象捡破烂的,是过去养路工的形象写照。现在好了,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道班院内干干净净,春有花、夏有荫,就像个花园小区;墙刷白了,地面铺平了,并配有阅览室、休息室,劳动之余看看书、下下棋,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养路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社会地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分局注重培育公路文化,积极创建职工文化活动之家,健全完善了图书室、篮球场、健身房等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并将“一种三养”作为公路的特色文化,落实到行动中。来到浮梁公路分局兴田道班,看到这里猪儿肥壮;方格状的蔬菜基地里一片翠绿色;怡然自得的鸡鸭正漫步。宛若一副绿色生态的画卷。职工们在工作之余三人一组,五人一队,一起在地里拔草,一起给蔬菜浇水、施肥,一起喂养猪、鸡、鸭等,是一幅非常温馨的场景,给人以家的温暖。随着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职工们的养护生产热情更加饱满、干劲更足。

  以前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工作之余就是读读报纸。分局充分发挥“职工书屋”文化阵地作用,利用“流动书箱”的便捷性,将书籍送到基层、送去一线,不断改善职工的学习条件,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提供方便。如今,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干部职工在工作之余到书屋学习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同时,分局常常举行篮球赛、拔河、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既为繁忙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轻松活泼的气息,放松了心情,又联络了同事之间的感情,有效增强了团队精神,展现了公路人团结、奋进、拼搏、超越的精神面貌。并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增强职工对公路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之在公路行业中建功立业。

  路如琴弦,演奏着一曲曲发展的乐章。改革开放40年来,浮梁公路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从老百姓出行极为不便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人感触良多。浮梁公路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浮梁,维护经济命脉线,与浮梁人民一起团结奋斗着、默默奉献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浮梁公路人鼓足了干劲,将在“十三五”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公路通行环境,为构建“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创造良好的公路通行环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