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景德镇市公共交通发展纪略

公交见证瓷都美好
——改革开放四十年瓷都公共交通发展纪略

  景德镇在线讯(特约通讯员 巢喜生)公交是城市的名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公共交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辆辆流动的纯电动绿色环保公交车不仅与林立的高楼交相辉映,尽显千年瓷都现代都市气息,而且让百姓出行更加的舒适、便捷。公交的发展,见证了瓷都改革开放40年美好变化。

  我市的公共交通起步于1955年9月,当时从南昌市调入“万国”、“道奇”牌公共汽车各1辆投入营运。营运线路仅有2条,总里程5公里。现今拥有公交车300辆(都是新能源或纯电动车)、公交线路40条、总里程1136公里、年运送乘客1600万人次。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不令人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尤其是参与公交建设的“老公交人”,更是感慨万千。今年已75岁的李阿姨,上世纪70年代就在公交公司从事售票员工作。她说那时坐公交车的特别多,车上经常是人挤人,遇到高峰时,是人贴人,抬手买票都困难。售票员不仅仅负责卖票,还要报站。由于公交车噪音和车厢内的喧闹声,报站和卖票要扯起嗓门喊,休班下车,整个人是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十分疲惫。现如今,柴油车成了新能源车,人工售票变成了无人售票,变化真是大!80多岁的王师傅在公交开了一辈子的公交车,他开的是最早发动机在前面的公交车,也就是俗话说的“通道车”,他说这车开起来车内噪音特别大,也没有空调,再加上车辆密闭不好,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司机难受,乘客也难受。现在好了,全是空调车,还是纯电动环保车,司机和乘客都舒服。

  不仅仅是公交人对公交的变化引以为豪,广大乘客对公交40年的变化也是赞叹不已。曹大爷是我市城东一家大型企业的退休干部,过去上下班都坐公交。谈到现在的公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过去的公交车大多是屁股后面直冒黑烟的“黄标车”,对人体十分有害。夏天乘车“蒸桑拿”,冬天坐车“弹琵琶”。 如今的新能源空调车宽敞明净,曹大爷每每坐上公交车,心情都十分舒畅。只要一谈到公交,家住浮梁县湘湖镇东流(景德镇第三监狱)的陈大娘,就高兴得合不拢嘴。过去,她来市里,要乘坐短途班车,不仅票价高,而且难等。自开通城际公交后,只需花1块钱,就能进城。陈大娘已年过65周岁,还可享受政府免费乘车待遇。现在有近10条公交线开进了浮梁县城及其周边乡镇,极大地方便了像陈大娘这样的乡村群众,让他们享受到了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崭新的公交车不仅仅给人以舒适,而且有极大的安全感。过去,公交车经常发生乘客钱财被盗,说到这一话题,家住戴家弄的王大娘还心有余悸。1998年11月15日,王大娘怀揣刚发的235元工资,从新厂坐车回家。到家后,正当她兴高采烈地把手伸进口袋,准备掏出工资时,才发现口袋被划破,钱没了,她彻底懵了,伤心了几天。现在好了,每辆公交车都配备了高清摄像头,“车上君子”一下子销声匿迹,乘客不再担心钱物被盗。

  我市公交的变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公交事业的高度重视。2014年,政府加大了公交车更新进程,更换了80台新空调车;2015年,更换100台;2016年,20台新空调公交车又上线营运;2017年高铁开通,32台纯电动公交车闪亮登场,开启了我市公交纯电动时代;100座智能电子站牌和220座极具都市气息的美观、别致、适用的候车亭取代了过去老旧落后的站集牌和站台,不仅极大方便了乘客,而且衬托和彰显了千年瓷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城市品位。

  40年不长,正当不惑。我市公交的变化,只是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众多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今后,我市将彻底淘汰以传统燃油驱动的公交车,全部更换为绿色环保的纯电动公交车,让瓷都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洁净。大力发展智能公交和数字公交,实施公交“一卡通”,让乘客“一卡”“通”天下。(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