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40年——景德镇陶瓷工艺翻新篇

见证改革开放40年——景德镇陶瓷工艺翻新篇

  景德镇在线讯(刘火金)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产品转移方式的改变,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必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与之相适应,其中陶瓷工艺是重要内容之一。景德镇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有力助推了景德镇陶瓷的工业化、规模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陶瓷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前15年,国有陶瓷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15个重点陶瓷生产企业对原料加工车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原料精制设备全部更新换代。原料加工上全面实行泥浆三次过筛、三次除铁、二次真空练泥,使泥青率由以前的92%提高到95%以上。釉料方面,从改进配方入手,大力提高釉面的质量。在釉料配方中加入部分锂云母精矿作助熔剂,成功研制“锂云母釉”,极大地提高了釉面光泽度。该项目1984年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型方面:1979年,单头万能滚压成型机问世。该压坯机首次采用液压驱动和电子程序控制,无级调速,电加热滚压头装置,能适应不同大小品种阴阳模成型。该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宇宙瓷厂建成全省第一条阳模滚压成型作业线。1982年,陶瓷机械厂成功研制“鱼盘压力注浆成型机”和“针匙压力注浆成型机”,使历来靠手工注浆成型的鱼盘类、针匙类产品实现了机械化。后来,鱼盘类和大件呙盘平盘类都实现了机压成型。1979年下半年,曙光瓷厂实现了凉墩、箭筒、莲子缸等大件琢器品种的机压成型,这是成型工艺史上一次革命性的事件。1981年,宇宙瓷厂首先使用由景德镇地区自行设计制作的碗盘类链式干燥机(俗称链式烘房)。随后,全市加以推广,至1985年,各大瓷厂使用链式干燥机36条。

  烧成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在烧成工艺上各大瓷厂都使用了隧道窑,大部分隧道窑由煤烧改为油烧。至1984年,全市共有16条油烧隧道窑投入使用。1986年,华风瓷厂4条煤气发生炉隧道窑投入使用,标志着景德镇陶瓷工业开始进入煤气烧成时代。1988年3月,红星瓷厂81米焦炉煤气隧道窑点火投产,与煤气发生炉隧道窑不同的是,这种隧道窑由外界提供煤气。同年9月,光明瓷厂从德国引进的82米焦炉煤气隧道窑点火投产并采用微机控制烧成程序。1987年9月,“4369工程”(后景德镇瓷厂)开始实施,计划投资436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828万元,用汇715万元。从德国引进全套以等静压成型为主体,以素烧、本烧燃气隧道窑各一条相配套的日用高档瓷生产线,该套引进设备可年产高档日用瓷600万件。经过4年时间工程完工,1991年10月25日点火投产。以后的实践证明,该工程是“七五”技改比较成功的引进项目。“4369工程”后定名为中国景德镇瓷厂,再组建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7月,通过资产整合,我市组建景德镇陶瓷集团。10月,太平洋彼岸传来喜讯,由陶瓷集团旗下的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选送的红叶牌釉中彩高白细瓷系列产品,荣获2018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这是百年以后,巴拿马金奖再次降临景德镇。(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