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从老厂房到新地标的“蝶变”

陶溪川:从老厂房到新地标的“蝶变”

从老厂房到新地标的“蝶变”
——陶溪川文创街区改革发展纪略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熊希伦)夜幕徐徐降临,华灯初起,陶溪川文创街区被灯光勾勒出优美的金色线条,胡桃里音乐飘摇,邑空间人流不息,一派青春活力。

  对于众多游客和景漂们来说,陶溪川显然是一个很“新”的地方。不管是美术馆、陶公塾、红房子陶瓷工作室,还是AC祭动漫展、春秋大集、宇宙音乐节,各种新鲜事物在这里不断出现。

  而对于“镇巴佬”来讲,陶溪川必定是一个很“老”的地方。这里是老宇宙瓷厂,一个1958年成立的国有陶瓷工厂,已有60余年的历史。这里有许多与当时工业生产相关的遗迹——有陈旧的工业厂房建筑,有不再运转的生产工装设备,有与当时生产生活相关的档案资料,还有一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

  老瓷厂的前世今生

  宇宙瓷厂,曾经是景德镇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一代陶瓷人的记忆和乡愁。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宇宙瓷厂生产的“米卡莎”瓷直接打通了通往欧美市场的通道,生产的《红楼梦十二金钗》彩盘打进美国彩盘市场,并首制“国徽瓷”,把景德镇瓷器送进了中国各驻外使领馆。作为出口瓷的主要生产厂家,出口创汇名列第一,被外商誉为“中国皇家瓷厂”,被国务院定为国家二级企业。

  20年前,由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包括宇宙瓷厂在内的景德镇“十大瓷厂”相继关停,曾经热闹非凡的车间被分块出租,年久失修的厂房变得破败不堪。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如何保护陶瓷工业遗产,延续千年文脉,留住陶瓷人的记忆和乡愁,考验着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及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掌航人。

  5年前,景德镇抢抓新发展机遇,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开始打造陶溪川文创街区。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整体规划、中日韩著名设计师设计,22栋风格各异的老厂房、煤烧隧道窑、高耸的烟囱、水塔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老标语口号,还有青苔、蔓藤都一并得到善待。

  2年前,经过三年精心打造,陶溪川文创街区正式开园。22栋老厂房风貌依旧,却换了乾坤,原来的煤厂变成了水景广场,原来的包装车间和仓库分别变成了咖啡厅和酒吧,老窑车铁轨变成了路沿石,旧窑车做成的花坛,高规格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酒店应运而生。宇宙瓷厂化茧成蝶,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陶溪川的聚合发展

  航向已定,远景自然可期。

  在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子力看来,陶溪川就是要打造一个年轻人的造梦空间,打造一个“景漂”一族的精神家园。

  为了唤起年轻人的陶瓷梦想,陶溪川把原来老瓷厂的窑炉车间改造成“邑空间”,免费提供给年轻创业者、艺术家展示、销售自己的陶瓷作品。

  “邑空间有91个铺位,每个大概10平方米。”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刚好说,到今年7月底,共有8000多人报名入驻邑空间。由于铺位有限,邑空间还设置了一套选择淘汰机制。陶溪川每周五晚上和周六都有户外集市,有600多个摊位。每月从这些创业青年中选择一些作品有创意的入驻邑空间,并根据业绩实行动态管理。

  在邑空间,记者见到一位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女孩郭丽云。她与男朋友共同制作软装器皿,她负责设计,男朋友负责生产,淡季每月收入有四五万元,旺季有八九万元,除掉成本,大概有60%的利润。

  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漂”群体形成了这个城市最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人才资源。

  著名的日裔英籍陶艺大师安田猛就是“景漂”中的一员,工作室就设在陶溪川红房子陶瓷工作室。2002年,有着40余年陶艺经验的他从英国慕名来到景德镇,瓷土的特殊魅力令他再也无法真正离去。他说,在陶溪川,自己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创作才能,创作各种自己想要的陶瓷作品。

  在陶溪川,除了红房子陶瓷工作室,还有国际艺术家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已有20多个国家的45名知名艺术家驻场创作,他们在这里举办工作营,引进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并与当地的年轻陶艺工作者相互交流,给年轻人以创作启发。

  除此之外,陶溪川还借助空间载体,凸显文化内核,本着国际范、强体验、混合业态、跨界经营的宗旨,强力招商,重点引进,植入品牌企业173家。每年还举办春秋大集、艺术周、双创周、跨年音乐会、节日庆典、艺术展览、讲座、论坛、商家互动等大小活动近400场。陶溪川已成为以陶瓷文化为背景,集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生活、创业就业于一体的文创街区。

  自开业以来,陶溪川街区内文化产业投资总额达到6.14亿元,街区内从业人数5200人,年营业收入达5.8亿元,纳税总额3480万元。

  在新使命下继续前进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一段新的历史。

  40年前,宇宙瓷厂享誉世界。40年后,在与宇宙瓷厂一街之隔的凤凰山下,一片刚刚完成征地拆迁的空地上,陶溪川二期项目正在启动。

  在这里,陶溪川二期的建设将以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把景德镇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的新使命,聚焦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建设艺术大学、双创空间、非遗中心、运动中心、文创街区等,倾力打造一个新兴多元、国际化的集文化艺术与时尚商业为一体的瓷都文化新地标。

  同时,陶溪川将继续用好“陶溪川”这个大IP,发扬陶瓷文化,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实行陶溪川品牌、文创产品输出及活动模式的整体输出,借助陶溪川这个平台,实现“传统+时尚+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陶溪川”文化现象。目前,陶溪川已经或将在故宫博物院、北京国贸商城、重庆磁器口、青岛即墨等地开设品牌形象店。

  “我们还希望把陶溪川模式推向全国。”刘子力告诉记者,时过境迁,不少旧厂房,变成社会“包袱”被荒弃或拆除,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得幸留下来的那些建筑,不仅反映着一个时代的设计功底与技术水准,更是记录下彼时人们的生活方式。陶溪川希望通过品牌输出,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做一个新的、有意思的、好玩的陶溪川模式。借助嫁接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把这些时尚化、艺术化的东西进行街区化,输出到全国各地,进行全园无围栏管理。(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